【读经】20250828 诗篇116篇

2025-08-28


一、经文阅读


诗116篇 为出死入生而赞美上帝


诗116:1 我爱耶和华,因为他听了我的声音和我的恳求。

诗116:2 他既向我侧耳,我一生要求告他。

诗116:3 死亡的绳索缠绕我;阴间的痛苦抓住我;我遭遇患难愁苦。

诗116:4 那时,我便求告耶和华的名,说:耶和华啊,求你救我的灵魂!

诗116:5 耶和华有恩惠,有公义;我们的上帝以怜悯为怀。

诗116:6 耶和华保护愚人;我落到卑微的地步,他救了我。

诗116:7 我的心哪!你要仍归安乐,因为耶和华用厚恩待你。

诗116:8 主啊,你救我的命免了死亡,救我的眼免了流泪,救我的脚免了跌倒。

诗116:9 我要在耶和华面前行活人之路。

诗116:10 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我受了极大的困苦。

诗116:11 我曾急促地说:人都是说谎的!

诗116:12 我拿什么报答耶和华向我所赐的一切厚恩?

诗116:13 我要举起救恩的杯,称扬耶和华的名。

诗116:14 我要在他众民面前向耶和华还我的愿。

诗116:15 在耶和华眼中,看圣民之死极为宝贵。

诗116:16 耶和华啊,我真是你的仆人;我是你的仆人,是你婢女的儿子。你已经解开我的绑索。

诗116:17 我要以感谢为祭献给你,又要求告耶和华的名。

诗116:18 我要在他众民面前,在耶和华殿的院内,在耶路撒冷当中,向耶和华还我的愿。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诗116:19


二、圣经研究

经文背景这是一首赞美神拯救脱离死亡的感恩诗。诗人诉说处于危难时,神拯救的恩典因而颂扬神奇妙拯救的大能。由于诗人在16节自称为“你的仆人”,因此有可能他是一位根据诗歌中所描述的诗人经历,有圣经学者认为,这位国王可能是希西家王,诗歌所表达的正是希西家王病得医治之后向神抒发的感恩之歌(参赛三十八10-20

经文段落   

段落

知恩神应允了诗人的呼求

报恩诗人称谢神的恩典

经文

1—11节

12—19

核心

要点

诗人危难呼求拯救,神救他脱离死亡从死亡边缘被拉回的经历,让他心中充满了向神倾诉的渴望。

诗人感谢神的拯救,立志要在众人面前向耶和华还他的愿,藉此报答神所赐的一切厚恩。

阅读并理解经文内容后,保持沉默几分钟,让上帝说话。回答这个问题:“本章经文中哪节经文或哪个词最让我感动”?


、经文默想    对照个人默想,应用在今天生活中

1、面对愁苦仍归安乐(7节)。诗人在极端的患难愁苦(3)之中,因着求告耶和华的名(4)得着神的拯救,由忧愁转为赞美(5~7)本诗三次提到“耶和华的名”(4、13、17节),他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逐步深化对神的认识?从你的经历来说,“耶和华的名”意味什么?


2、行在耶和华面前(9节)。 第9节经文直译是“我在活人之地,要行在耶和华面前”。行活人之路就是行在耶和华面前。诗人经历了死亡、眼泪跌倒(8)的危难。诗人因蒙了拯救(8节)而立志(9节):要行在耶和华面前,不行在世界面前,表明蒙恩经历是生命方向转变的动力。请分享一个你蒙恩后生命被改变的见证:这个经历如何具体地影响了你的人生道路,使你如今能“行在耶和华面前”?


(进阶选答)圣经问题

1、神救诗人脱离死亡,这与的公义(5)有什么关连?如果按神的公义,我们岂不是都要灭亡玛?

诗篇116篇4-5节中“神因公义拯救诗人”,核心在于神的公义并非仅指向对罪的审判,更在救赎计划中通过基督的牺牲得以完全,使信靠祂的罪人既满足公义要求,又得蒙拯救,而非陷入“按公义必灭亡”的单一认知。

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

A、“诗人是罪人,却蒙公义的神拯救”的法理依据:神的公义要求“罪必受罚”(罗马书6:23),诗人作为罪人本应面对死亡审判。但按神的救赎计划——让无罪的耶稣基督代替信靠祂的人承担罪罚,基督的宝血偿还了罪的债务,使神的公义得到完全满足(以赛亚书53:5-6)。诗人的拯救,正是神“在公义中施行救赎”的体现,而非违背公义。

B、“神的公义与慈爱在拯救中统一”的本质:圣经中神的本性是公义与慈爱合一的(诗篇145:17)。祂的公义不允许罪被无视,祂的慈爱又不愿罪人灭亡(彼得后书3:9)。因此,基督的十字架成为二者的交汇点:既以公义审判了罪(基督担当刑罚),又以慈爱赐下救恩(罪人因信称义)。诗人所经历的“从死亡中被救”,正是这一神圣属性的具体彰显——公义得以维护,慈爱得以成就。


2、我要在耶和华面前行活人之路( 诗 116:9 )活人之路与死人之路区别在哪?

在《诗篇》116:9中,诗人宣告“我要在耶和华面前行活人之路”,这一宣告蕴含着深刻的属灵对比。活人之路与死人之路的区别可从几个维度理解:

A. 生命归属的不同

活人之路:指向与上帝建立活泼的、持续的关系。诗人经历上帝的拯救(诗116:8)后,选择以感恩和敬拜回应(诗116:12-14),生命被上帝的恩典更新,成为“属灵的活人”(罗6:11)。

死人之路:象征与上帝隔绝的状态。圣经常以“死”描述背离上帝的生命(弗2:1),即使肉体存活,灵性却因罪与上帝分离(罗6:23)。

B. 行走方向的差异

活人之路:以上帝为中心,行走在祂的旨意中。诗人强调“在耶和华面前”,表明生命的每一步都在上帝的看顾与引导之下(诗16:11;箴3:6)。

死人之路:以肉体私欲或世俗潮流为导向,最终走向灵性的荒芜(箴14:12)。

C. 终极结局的对比

活人之路:通向永恒的生命。耶稣宣称“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14:6),信靠祂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11:25)。

死人之路:结局是永远的灭亡(启20:14、15)。

D. 现实生活的体现

活人之路:以感恩、顺服和事奉为标记。诗人立约“要以感谢为祭献给祢”(诗116:17),并参与圣殿敬拜(诗116:18-19),表明信仰需在群体中践行。

死人之路:表现为冷漠、悖逆与自我中心。如《启示录》3:1责备的“名义是活的,其实是死的”。

总结:活人之路是以上帝为生命主宰、以基督为中保、以永生为终点的生命旅程;死人之路则是背离上帝律法、陷入虚空的黑暗路径。诗人的抉择呼吁今日的信徒同样以委身回应上帝的救恩。


★★记录今天你结合以上默想内容的个人经历,在小组中分享(若有)。


五、经文祷告

亲爱的天父,我的心因您的信实和大能深深地向您感谢;您垂听了我的呼求,从死亡边缘将我救拔,使我脱离患难;救了我的眼免了流泪,使我的脚免了跌倒。您的恩典何其宝贵,您的信实何其广大。我要举起救恩的杯,称颂您的圣名;我要在众人面前向您还我的愿;一生遵行您的旨意,以感恩之心行走天路。求您坚固我的脚步,让我时刻倚靠您,将荣耀归给您。奉主名求,阿们。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