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20250813 诗篇102篇

2025-08-13

一、经文阅读


102 遭难中的祈祷

困苦人发昏的时候,在耶和华面前吐露苦情的祷告

诗102:1 耶和华啊,求你听我的祷告,容我的呼求达到你面前!

诗102:2 我在急难的日子,求你向我侧耳;不要向我掩面!我呼求的日子,求你快快应允我!

诗102:3 因为,我的年日如烟云消灭;我的骨头如火把烧着。

诗102:4 我的心被伤,如草枯干,甚至我忘记吃饭。

诗102:5 因我唉哼的声音,我的肉紧贴骨头。

诗102:6 我如同旷野的鹈鹕;我好象荒场的鸮鸟。

诗102:7 我警醒不睡;我象房顶上孤单的麻雀。

诗102:8 我的仇敌终日辱骂我;向我猖狂的人指着我赌咒。

诗102:9 我吃过炉灰,如同吃饭;我所喝的与眼泪搀杂。

诗102:10 这都因你的恼恨和忿怒;你把我拾起来,又把我摔下去。

诗102:11 我的年日如日影偏斜;我也如草枯干。

诗102:12 惟你耶和华必存到永远;你可记念的名也存到万代。

诗102:13 你必起来怜恤锡安,因现在是可怜他的时候,日期已经到了。

诗102:14 你的仆人原来喜悦他的石头,可怜他的尘土。

诗102:15 列国要敬畏耶和华的名;世上诸王都敬畏你的荣耀。

诗102:16 因为耶和华建造了锡安,在他荣耀里显现。

诗102:17 他垂听穷人的祷告,并不藐视他们的祈求。

诗102:18 这必为后代的人记下,将来受造的民要赞美耶和华。

诗102:19 因为,他从至高的圣所垂看;耶和华从天向地观察,

诗102:20 要垂听被囚之人的叹息,要释放将要死的人,

诗102:21 使人在锡安传扬耶和华的名,在耶路撒冷传扬赞美他的话,

诗102:22 就是在万民和列国聚会事奉耶和华的时候。

诗102:23 他使我的力量中道衰弱,使我的年日短少。

诗102:24 我说:我的上帝啊,不要使我中年去世。你的年数世世无穷!

诗102:25 你起初立了地的根基;天也是你手所造的。

诗102:26 天地都要灭没,你却要长存;天地都要如外衣渐渐旧了。你要将天地如里衣更换,天地就都改变了。

诗102:27 惟有你永不改变;你的年数没有穷尽。

诗102:28 你仆人的子孙要长存;他们的后裔要坚立在你面前。



二、圣经研究

经文背景诗篇102篇是一篇个人哀歌与祈祷诗,传统上被认为创作于以色列人被掳巴比伦时期(公元前6世纪)。诗人深处极度的身心痛苦中,他描述自己身患重病、被仇敌嘲弄、陷入绝望,甚至感到被上帝离弃。然而,本篇后半段转向对上帝永恒属性的信靠,诗人确信上帝必因祂的应许重建锡安,并垂听穷人的祷告。希伯来书1:10-12引用本诗25-27节,暗示其弥赛亚的预言色彩。

经文段落


段落

102:1-11

102:12-22

102:23-28

经文

个人苦难的倾诉

民族复兴的盼望

上帝永恒的赞美

核心

要点

诗人描述身心痛苦,呼求上帝垂听

诗人转向上帝永恒的应许,预言锡安重建

对比世人生命的短暂与上帝的永恒



阅读并理解经文内容后,保持沉默几分钟,让上帝说话。回答这个问题:“本章经文中哪节经文或哪个词最让我感动”?

、经文默想    对照个人默想,应用在今天生活中

1、身体是圣殿,还是废墟?诗篇102:4诗人很真实地形容当他遇到困境、上帝又没有回应时,他的心里情绪和身体状态——心里悲伤,忘记吃饭。请你思想:最近一次是否有因为情绪低落而忽视自己身体的需求,导致身体或心灵生病(不喜欢与人沟通,情绪变化大等)的情况?这种状态如何影响你与上帝,与人(家人、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如果有,尝试为自己制定一个改变状态的小计划。


2、信,是未见之事的确据:诗篇102:13诗人从绝望中转向上帝的应许,他深信上帝必“起来怜恤锡安”,因为“日期已经到了”,但“等候”确实是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请思考:当你为自己的困境而祷告却未蒙应允时,你的信仰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是否有灰心、怀疑、难过等)?你是继续保持盼望等候上帝的日期来到吗?如果有,请分享一次“在等待中经历上帝的同在”的见证;如果没有,也可分享你对上帝失望的经历,这个经历对你产生什么影响。


(进阶选答)圣经问题

1、这都因你的恼恨和忿怒;你把我拾起来,又把我摔下去。( 诗 102:10   ) 这句话怎么去理解上帝的慈爱、怜悯和不轻易发怒?

诗人在极度痛苦中将苦难归因于上帝的“恼恨和忿怒”,这是一种情感宣泄而非神学定论。他像约伯一样,在绝望中质问上帝,但最终转向对上帝的信靠。这种挣扎恰恰体现了人与神的真实关系——在困惑中仍选择倾诉,显明对上帝的顺服。

“拾起又摔下”可能象征上帝对罪的审判,但上下文显示,上帝的“忿怒”并非永恒,而是为引导人悔改。第13节立刻转向“你必起来怜恤锡安”,表明上帝的惩罚终以恢复为目的。

所以,这节经文并非否定上帝的慈爱,而是在苦难中展开的信仰辩证:上帝的公义与怜悯如同“一体两面”,短暂的管教为成就永恒的救赎。


2、为什么诗人将自己的痛苦与“锡安被毁”(诗102:13-17节)联系起来?


“锡安”在圣经中不仅是地理上的耶路撒冷圣城,更是上帝与选民立约的象征,代表上帝的同在、圣洁和应许之地。锡安被毁不仅是国家灾难,也导致个人信仰危机。诗人将自身的流离、迫害与锡安的命运交织,体现“国破家亡”的集体创伤。

但锡安的毁灭并非终点,诗人常以“锡安重建”为信心的锚点。诗篇102:13-17节强调上帝必怜悯锡安,重建圣城,使列国敬畏祂的名,这种应许让诗人在痛苦中仍能仰望上帝的公义与信实。诗人将自己但痛苦与锡安被毁相联系,目的是为了指向神的永恒应许——锡安的荒凉是暂时的,上帝的救赎必将临到。


★★记录今天你结合以上默想内容的个人经历,在小组中分享(若有)。


五、经文祷告

亲爱的天父上帝,求你垂听我的祷告!当我在急难的日子,我更加需要你侧耳垂听,也使我听见你的声音!主啊,我知道自己的如同一只孤单的麻雀,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更没有人能比你了解我的困境。正如诗人所说,“我吃过炉灰,好像吃饭,我所喝的与眼泪掺杂”。亲爱的天父,唯有你存到永远!唯有你用不改变!求你赐给我等候的力量和信心,让我可以继续持守盼望,使我能够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我的环境和困难。求主帮助我!祷告奉主名求,阿们!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