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20250717 诗篇79篇

2025-07-17

一、经文阅读


79 求主解救国家

亚萨的诗

诗79:1 上帝啊,外邦人进入你的产业,污秽你的圣殿,使耶路撒冷变成荒堆,

诗79:2 把你仆人的尸首交与天空的飞鸟为食,把你圣民的肉交与地上的野兽,

诗79:3 在耶路撒冷周围流他们的血如水,无人葬埋。

诗79:4 我们成为邻国的羞辱,成为我们四围人的嗤笑讥刺。

诗79:5 耶和华啊,这到几时呢?你要动怒到永远吗?你的愤恨要如火焚烧吗?

诗79:6 愿你将你的忿怒倒在那不认识你的外邦和那不求告你名的国度。

诗79:7 因为他们吞了雅各,把他的住处变为荒场。

诗79:8 求你不要记念我们先祖的罪孽,向我们追讨;愿你的慈悲快迎着我们,因为我们落到极卑微的地步。

诗79:9 拯救我们的上帝啊,求你因你名的荣耀帮助我们!为你名的缘故搭救我们,赦免我们的罪。

诗79:10 为何容外邦人说“他们的上帝在哪里”呢?愿你使外邦人知道你在我们眼前伸你仆人流血的冤。

诗79:11 愿被囚之人的叹息达到你面前;愿你按你的大能力存留那些将要死的人。

诗79:12 主啊,愿你将我们邻邦所羞辱你的羞辱加七倍归到他们身上。

诗79:13 这样,你的民,你草场的羊,要称谢你,直到永远;要述说赞美你的话,直到万代。


二、经文思考


1、诗人祈求耶和华“将忿怒倒在外邦”,这种祷告是否不道德?

2、为什么诗人说“我们列祖的罪孽”(诗 79:8),而非“我们的罪”?这是否推卸责任?


三、经文思考参考回答


1、诗人祈求耶和华“将忿怒倒在外邦”(诗79:6),这种祷告是否不道德?

《诗篇》79篇反映的是古代以色列民族经历苦难(如圣殿被毁、百姓被掳)后的呼求。经文所提到的“外邦”是特指那些压迫以色列人,违背上帝旨意的群体;诗人的祈祷本质上是在苦难中向上帝呼求公义,而非单纯的报复心理。   

从道德角度来看,现代人可能会认为这种祈祷显得残酷,因为它带有对外邦人群体的愤怒和惩罚的呼求。然而,这种祈祷反映的是诗人心中的对上帝公义的渴望以及他希望上帝显现威严来纠正恶行。这里的重点在于上帝的公正和审判,而非单纯的人类复仇。

所以,是否“不道德”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上帝的公义与人类的情感反应。这种祈祷或许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道德观念,但在古代宗教背景下,它反映了对上帝公正审判的信赖。


2、为什么诗人说“我们先祖的罪孽”(诗79:8),而非“我们的罪”?这是否推卸责任?

要理解《诗篇》79篇8节中“我们先祖的罪孽”这一表述,需要结合其宗教背景和经文语境,而非简单视为“推卸责任”。

在古代犹太信仰中,民族被视为一个紧密的整体,先祖与后代并非孤立的个体,而是共享历史、命运和责任的共同体。先祖的行为(无论善恶)会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这种观念体现在对“约”的信仰中,其中的应许与本份关乎整个群体的延续。

《诗篇》79篇是一首哀歌,背景是以色列民族经历灾难后的祷告。诗人提及“先祖的罪孽”,并非否定当下人的过错,而是:1、 承认民族历史中积累的亏欠,先祖的某些行为(如背离信仰、违背盟约)可能为后代埋下祸患;2、以谦卑的态度将群体的困境置于历史脉络中,呼求上帝基于对先祖的应许和慈爱施恩。

并非推卸责任。诗篇后续内容(如第9节)显示,诗人是以“我们”的身份认罪呼求,包含了对当下群体责任的承担。这种表述更多体现了犹太信仰中“群体连带责任”的意识,而非逃避个人责任,其核心是向上帝表达悔改和对怜悯的呼求。

总之,这一表述需结合特定的宗教观和经文情境理解,其重点在于群体的共同认罪与求恩,而非推卸责任。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