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20250925 诗篇139篇

2025-09-25
一、经文阅读


139 耶和华的全知与眷顾

大卫的诗,交与伶

诗139:1 耶和华啊,你已经鉴察我,认识我。

诗139:2 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

诗139:3 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

诗139:4 耶和华啊,我舌头上的话,你没有一句不知道的。

诗139:5 你在我前后环绕我,按手在我身上。

诗139:6 这样的知识奇妙,是我不能测的,至高,是我不能及的。

诗139:7 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哪里逃、躲避你的面?

诗139:8 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我若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

诗139:9 我若展开清晨的翅膀,飞到海极居住,

诗139:10 就是在那里,你的手必引导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诗139:11 我若说:黑暗必定遮蔽我,我周围的亮光必成为黑夜;

诗139:12 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你不见,黑夜却如白昼发亮。黑暗和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样。

诗139:13 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

诗139:14 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

诗139:15 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处被联络;那时,我的形体并不向你隐藏。

诗139:16 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或作:我被造的肢体尚未有其一),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

诗139:17 上帝啊,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宝贵!其数何等众多!

诗139:18 我若数点,比海沙更多;我睡醒的时候,仍和你同在。

诗139:19 上帝啊,你必要杀戮恶人;所以,你们好流人血的,离开我去吧!

诗139:20 因为他们说恶言顶撞你;你的仇敌也妄称你的名。

诗139:21 耶和华啊,恨恶你的,我岂不恨恶他们吗?攻击你的,我岂不憎嫌他们吗?

诗139:22 我切切的恨恶他们,以他们为仇敌。

诗139:23 上帝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

诗139:24 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


二、圣经研究

经文背景:诗篇139篇是大卫所作的祈祷诗,诗歌突出了对神的全知与无限大能的称颂。大卫虽认识到神完全透彻的知道他,他却不以此为可忧虑和惧怕的事;相反地,他因此感恩称谢。他知道神已经鉴察他,并且因与神有这样的关系而感到幸福快乐。基于此种的领悟与感受,诗人对那些无视神之全知全能的恶人表示强烈的憎恶;并提醒自己要时常省察己心。

经文段落

经文

139:1—6

139:7—12

139:13—18

139:19—24

主题

神的无所不知

神的无所不在

神对我们的计划

顶撞与反省

核心

要点

诗人感受到上帝对自己的完全“知道”。

诗人感受到人无处可以躲避上帝的面。

诗人相信神对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美好计划。

诗人深知神恨恶罪恶,提醒自己要离弃里外之恶行。

阅读并理解经文内容后,保持沉默几分钟,让上帝说话。回答这个问题:“本章经文中哪节经文或哪个词最让我感动”?


、经文默想    对照个人默想,应用在今天的生活中

1、坦然亦或惧怕(2-12节):如果你生活中的每时每刻,一举一动都有监视器跟踪你,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你是否觉得隐私权被侵犯?默想:诗人在诗篇中论到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属性;当上帝鉴察你的一切时,你会反感吗?面对这样的一位上帝,你是开心亦或是惧怕?开心是因为什么?惧怕又是因为什么?如果上帝深知我一切,那我的生活该如何像诗人一样谨慎自己的内外一切?(23、24节)


2、演好人生剧本(16节):圣经说我们的人生是一台戏,演给世人和天使观看(林前4:9);诗人认为上帝已经为我们的人生定下计划,写好剧本。默想:你认为目前为止,你的人生经历是否是最好的剧本?在上帝为我们所写的剧本中,祂希望我们扮演什么样角色?(参见赛43:10、12,44:8,徒1:8)我要如何演好这个角色?


四、圣经问题

1、上帝全知全能无所不在,我们无法躲避神的鉴察,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诗篇139篇中“神无所不在、无法躲避其鉴察”,对我们的意义是双重的安全感与生命约束——既因被全然接纳而得安慰,也因被全然看见而谨守。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

第一、带来深层的安全感与被爱感

神的鉴察不是“监视”,而是“同在”。诗人强调“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意味着无论我们处于顺境还是困境(比如隐藏的软弱、无人知晓的痛苦),神都完全了解,且不会因我们的不完美而远离。这让我们不必伪装,能坦然向神倾诉真实的自己,知道自己始终在祂的看顾和保护中,而非独自面对生命的压力。在困境中并不孤单,神时刻关心、理解我们们的处境和痛苦,并按着祂的旨意带领我们的人生道路。

第二、带来对生命的敬畏与约束

既然“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就意味着我们没有任何隐藏的心思、言语、行为能脱离神的看见。这不是让人恐惧,而是提醒我们:生命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意义,应当以“向神交账”的态度生活,不做表面的“好人”,而是从内心持守真诚、良善,让对神的敬畏成为言行的根基;激励我们不断自我检视,改进自己的思想与行为。


2、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诗139:16)这句话是否作为预定论的依据?这与人的自由意志如何协调?

诗篇139:16的核心指向神对人生命的主权与全知,经常被作为“预定论”中“神掌权”的依据;但并非预定论(尤其是强调“无条件拣选”的狭义预定论)的唯一/绝对依据;它与人的自由意志,本质是“神的主权范围”与“人的责任范围”的协调,而非对立。

一、预定论的依据

从字面上看,这节经文可以被解读为支持预定论的一种依据。预定论认为神在创造世界之前就已经为每个人设定了人生的具体轨迹,包括他们的出生、经历和死去的时刻。

上帝的全知性:上帝的全知表明祂不仅知道未来发生的事情,甚至知道每个人的生命轨迹、每个细节,包括生命的每一天。

神的主权:这节经文强调神对人生命的绝对掌控和主权,表明上帝有能力并且实际上也为每个生命安排了特定的时刻和道路。

因此,按照这种理解,上帝早就知道人们的一生,这似乎支持了“预定论”的观点——上帝预先决定了一切。

二、自由意志与预定论的协调问题

然而,预定论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冲突一直是神学讨论中的难题。自由意志是指人类有能力自主作出选择,不受任何外部力量的强迫或预定。如何在上帝的全知与人类的自由意志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个重要的神学议题。如何调和这两者,是一个深奥的神学问题,不同的神学派对此有不同的理解。

从《诗篇》139:16节来看,我们看到的是上帝的全知,而全知又并不必然意味着上帝强制人的选择。上帝知道一切,包括人的选择,但这种“知道”并不等同于“决定”。上帝的全知并不剥夺人的选择自由,而是指祂已经超越时间的局限,预见到所有的事情和人的决定。因此,即便是“上帝已定的日子”,我们依然可能有自由的选择,甚至选择走不同的路径。神的全知在某种意义上允许了自由意志存在——祂知道我们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祂干涉或操控我们的选择。

我们可以用“剧本与演员”来做比喻。假设一个导演写了一部电影的剧本,知道每个演员在电影中的台词和行动。但演员依然可以自由表演,导演并不强迫演员按某种方式表现。导演知道剧本的每一幕,但演员依然拥有自由选择如何呈现角色的自由。在这种情况下,导演的“全知”与演员的“自由表演”并不冲突。

之,《诗篇》139:16节从神的全知性角度看,可能是支持预定论的一经文,但这不一定意味着人的自由意志不复存在(圣经多处论到人的自由意志。在神的全知和全能面前,人的自由选择依然存在,只不过这些选择都在神的智慧与计划之内。


★★记录今天你结合以上默想内容的个人经历,在小组中分享(若有)


五、经文祷告

亲爱的天父,我感谢您!因为您是全知全在全能的神,我的心满了感恩和安慰,满了喜乐与盼望。因为我知道无论我处在什么景况之中,我都不是孤单无助;您知道我的软弱,知道我的困惑,甚至知道我的不信,但您是我随时的力量和帮助。主啊!我感谢您,因您听见我暗中的叹息,您洞悉我每个思绪;您不但知道我,您也体恤我;主啊!我站立,您爱护我;我跌倒,您扶持我;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直到永远。奉主耶稣圣名,阿们!




写评论...